「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‘t buried until 75.」
「死於25歲,葬於75歲。」
——你的人生也會是這樣的嗎?
這裡所謂的「死」是指激情的褪去、夢想的幻滅,是指精神的死去。我們很多人都像視訊中的中年人一樣,少年時也曾經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,但是工作之後開始每天忙忙碌碌,循規蹈矩地生活,直至死方休。
我們總是在老去的時候才後悔這一生碌碌無為,可是為何當初選擇了行屍走肉般生存?
20歲那年買得起10歲那年買不起的玩具,可卻沒了當初那般期待感;
30那年有勇氣去追20歲那年不敢追的女孩,可女孩早已為人婦多年;
40歲那年想再去珍惜30歲那年該珍惜的朋友,可卻已經疏遠多年……
人生就是這樣,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。
有些事,現在不做,以後再也不會做了。有些夢,現在不追,以後再也追不上了。
聖經中說,「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;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,我們便如飛而去。」
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:
1. 有一件事是真的:有一天你會走向死亡。
2. 但有一件事是假的:人的一輩子只能活一次。
3.據說,每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,需要7年的時間。
4. 我們來算一下:如果你能活到88歲,在11歲之後,你將有11次機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。
5. 不管你是稚氣未脫,抑或已經白髮蒼蒼,你都有機會讓自己活得不一樣。有的人,他們活在自己的過去。
6. 有的人,他們認為自己不會再有新的可能。他們在井底太久,以為機械性地做一件事是自己的使命,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。
7. 還有些人25歲就「死了」,只是到75歲才「埋葬」。他們早已失去了前行的勇氣,成了「行屍走肉」。
8. 但是你要知道,你其實可以不一樣。你擁有千千萬萬次的生命。
9. 按照7年一次的機會,你有11次生命,你可以拿一次用來寫詩…這樣你就體味過了詩人的風韻和詩歌的美妙。
10. 你還可以拿一次生命,用來搞搞新發明。這樣你就體會到了創造的樂趣,用雙手造出一個新世界。
11. 還可以拿一次生命,去探索自然的奧秘。這樣你就明白了萬物規律的奧妙之處。
12.事實上,一個人的一輩子,可以同時是:音樂家、發明家、詩人、廚師、CEO……只要你利用好自己的每一次生命。
但是希望你明白,雖然你可以擁有好幾次人生,但並不意味著你不應該珍惜現在的機會。在完成每一件夢想的時候,人還是應該保持專注。活1次還是11次,取決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畢竟,選擇權在你手中,路在自己腳下。
據說,每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專家,需要七年的時間。假設一個人能活80歲,他這一生有11次機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。不管你是稚氣未脫還是白髮蒼蒼,你都有機會讓自己活得不一樣。
但是有的人25歲就「死去了」,只不過75歲才「埋葬」。他們早已失去了前行的勇氣和信心,成了「行屍走肉」。
按照七年一次的機會,你有好機會成為一位旅行家,也許下下一個七年你會成為音樂家,你的人生會有多個可能。但所有的可能都建立在你是否願意踏出舒適區,把握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。
不要想著過去怎麼樣,不要擔心未來會如何,這一刻,你不屬於任何其他人,這一刻,你只屬於你自己。
正如加繆說的:
對未來的真正慷慨,是把一切獻給現在。